你小时候没读好书,就失去了很多机会,到了青壮年,就要努力追回劣势,这是中盘发力。局面开好了,你也不要得意,你只不过念了好大学,你还没有了不起的才能,你还要到社会上好好去摔打,去磨炼。中盘过后,还有好多结局。有的人功成名遂身退,有的人在名利诱惑下有了臭棋,身败名裂。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,都是因为忘记自省的原因啊。
在前不久结束的围棋比赛中,格格只赢了两局,很不高兴,妈妈就安慰她说:“你已经很不错了,上次的比赛你一局都没赢呢,这次进步很大了,下次你会更棒的!”家长们要让孩子理解一个道理,赢棋是对之前努力的回馈,是一种快乐。而输棋是给予了更多的学习经验,告诉自己还有哪些不足。只要是认真下棋了,无论赢输,都是要给予孩子以肯定的。
韩国的学生幼年时节学习围棋大体上是两个进路。一是成功定段作为职业棋手活动,一是步入社会其他领域。后者的共识是,幼年学围棋是投入学业前的准备阶段,不是浪费掉的时光。即学围棋的修为,绝不是人生无用的。职业棋手想在胜负世界生存下来,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,并更加严苛地管理自己。调查韩国排名上游的职业棋手,结果表明他们具备了有别于他人的心里特征。幼年时节基本都具备了恢复快、果敢、稳重的乐观性格和韧性、有耐力、胜负欲强等品质。
围棋是健脑的运动,人体所有的行动、所有的器官,都是用脑来支配的。你肌肉发达就身体好吗,那只是外表,不说明身体真正强壮,关键在内脏,特别是大脑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竞争之道,是斗智不斗力,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。下棋的人,自古以来我没见过、也没听说过得老年痴呆的。一些有名的棋手,包括职业棋手竞争那么激烈、那么辛苦,寿命都很长。职业棋手桥本宇太朗九十几岁了,死的前一天还在跟一个六段的在正式比赛,并且赢了。
围棋培训围棋包含计算、创造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分支领域。下一盘棋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,认知能力足以解读局面,围棋培训进而正确选择技术解决问题。同时,根据对手和对局内容及时转换思路,调节竞技节奏。所以,学习围棋可以学到人生必须掌握的更多知识。热衷于“子女早期教育”的韩国妈妈们,更多的选择围棋。她们认为围棋使得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了。这里有两种意见,一是因为围棋学习成绩得到提高,一是本来就学习成绩好,所以下围棋没问题。
在幼儿开始围棋游戏的同时,就同时开始了对围棋礼仪的启蒙。比如执黑棋者第一步应当下在棋盘己方的右上角,将最方便着子的左上角让给对方,表示对对方的尊重;对局时不得讲话,保持安静;复盘结束,离开座位时应将棋具整理好。并向对方示意行礼。这些礼仪不仅在对局时必要,生活中也会让人感觉很舒服。另一方面更为意义重大,就是如何面对胜负。输了,不要紧,要学会如何不卑不亢地学习,争取下一次的胜利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