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参加围棋训练班学习后,我觉得对孩子了解了许多,比如,本来不太关心孩子课余有哪些作业要做,而现在要关心他做了哪些作业,做得怎样,因为他做完作业后,要让他多化些功夫在围棋上。围棋文化源远流长,不接触围棋,很少有人去故意翻阅有关围棋的书籍,围棋培训班去了解有关棋坛的风云人物,仙林围棋培训班在孩子学棋的过程中,孩子与家长会从中知道很多的有关围棋的知识和历史,由此使家庭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。
围棋与信息时代: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,五个人争夺一本《九阴真经》,那是过去的事了。全世界围棋高手每周的对局都可以从互联网打谱,家用电脑上装的围棋吧软件就可以自己在家训练。围棋与心理健康:你可能从小就锦衣玉食,没吃过苦,但你不可能永远不输棋。在挫折中成长,也就锻炼了承受挫折的能力。围棋与天才:几岁小孩绝不可能打赢泰森,但几岁小孩完全有可能下赢世界冠军古力。
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,都是直线攻杀型的,以吃子、最终吃掉对方首领为目的,在这个过程中,一切皆可牺牲,走到最后都是惨烈的残局,一个“残”字,代表着一将功成万骨枯,胜利者同样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很多东西,我们也要打扫战场,看看伤亡大不大。有的人在一次交易中赢了很多钱,但是损失了名声,伤害了朋友,甚至失去了爱情,他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?而围棋,并非一定是你死我活,不给对方留一点“余地”的争斗。
有些时候,虽然家长不能在技术层面予以指导,但是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,还是要及时给孩子说一些可以理解的道理。比如说不要害怕比你下棋厉害的人,不要看不起下棋不好的人。胜不骄败不馁这样的道理,都是要不停地说该孩子听,锻炼出一个好的心态。当然,这样的道理,家长自己首先要牢牢记住。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都还不够强,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,慢慢的引导孩子去养成。
学会静心与专注,懂得思考和分析,养成心态与习惯,感悟挫折之人生--这是我们学习围棋的目的。围棋大师陈祖德的话:“作为兼有艺术与竞技两种性质的围棋,它首要的使命是要给爱好者带来乐趣,同时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。现在的情况是相反的:为了冲段,那些围棋少年苦不堪言,失去了童趣,并且最终成了只会下围棋而不会别的,反而素质低下了。我期望未来这种现象能尽快得到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