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力进步速度不仅和孩子的练习量有关,还和孩子学围棋时的起始专注力、记忆力、计算力、以及学习习惯、抗挫折力等密切相关。比如同样一周学习两次的孩子,每天都在家练习 1 小时的和在家从不练习的相比,在围棋上所花的时间就差了好几倍。而即使花时间相同的孩子由于其起始各项能力值不同,反应在成长速度和进步曲线上都不同,所以过早或盲目的对比实在不可取。
中国的文化大都追求一种文雅,比如书法家写字讲究心平气和,所以围棋也是非常文雅的,几乎所有的雅用在围棋上面都很合适:下棋的场所最好环境幽雅;对弈的身形要沉稳端庄,举手落子姿势优雅;棋盘棋子古色古香,式样典雅。还有对围棋的兴趣是雅趣、下棋是雅玩、观棋是雅赏,如果我们把自己变成了瘾君子的模样,就辜负了棋的本意。
南京围棋在孩子学习围棋的道路上,家长在启蒙阶段时,主要扮演的是陪着玩吃子游戏的角色,但是随着孩子的水平提高,家长主要是逐渐成为安慰,陪伴,鼓励的角色了。爸爸妈妈们要知道,孩子的围棋水平是不会轻易退步的,所以,围棋在孩子进入低潮的时候,家长们一定要多一些鼓励,少一些责怪。这才是最好的心态。学围棋就好像爬山,越向上就越难攀登,但是,越向上,风景也就越美丽。
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,都是直线攻杀型的,以吃子、最终吃掉对方首领为目的,在这个过程中,一切皆可牺牲,走到最后都是惨烈的残局,一个“残”字,代表着一将功成万骨枯,胜利者同样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很多东西,我们也要打扫战场,看看伤亡大不大。有的人在一次交易中赢了很多钱,但是损失了名声,伤害了朋友,甚至失去了爱情,他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?而围棋,并非一定是你死我活,不给对方留一点“余地”的争斗。
在前不久结束的围棋比赛中,格格只赢了两局,很不高兴,妈妈就安慰她说:“你已经很不错了,上次的比赛你一局都没赢呢,这次进步很大了,下次你会更棒的!”家长们要让孩子理解一个道理,赢棋是对之前努力的回馈,是一种快乐。而输棋是给予了更多的学习经验,告诉自己还有哪些不足。只要是认真下棋了,无论赢输,都是要给予孩子以肯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