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讲一个金庸戒棋的故事,他从小就迷围棋,后来到香港去创业,生活困难,而那时一下棋就没办法干事情,怎么办?他就把围棋锁到阁楼上,爬上去也不好拿下来的地方,而且一道道地上锁,就这样,他把棋瘾戒掉了。后来他功成名就了,又开始下棋,还把中国棋院的院长陈祖德请去和他下。我推荐以围棋修持自身,一是因为围棋能给我们带来大智慧,二是围棋能让我们得天寿。天寿就是延长寿命。
在前不久结束的围棋比赛中,格格只赢了两局,很不高兴,妈妈就安慰她说:“你已经很不错了,上次的比赛你一局都没赢呢,这次进步很大了,下次你会更棒的!”家长们要让孩子理解一个道理,赢棋是对之前努力的回馈,是一种快乐。而输棋是给予了更多的学习经验,告诉自己还有哪些不足。只要是认真下棋了,无论赢输,都是要给予孩子以肯定的。
韩国的学生幼年时节学习围棋大体上是两个进路。围棋启蒙课一是成功定段作为职业棋手活动,一是步入社会其他领域。后者的共识是,幼年学围棋是投入学业前的准备阶段,不是浪费掉的时光。即学围棋的修为,少儿围棋启蒙课绝不是人生无用的。职业棋手想在胜负世界生存下来,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,并更加严苛地管理自己。调查韩国排名上游的职业棋手,结果表明他们具备了有别于他人的心里特征。幼年时节基本都具备了恢复快、果敢、稳重的乐观性格和韧性、有耐力、胜负欲强等品质。
有些时候,虽然家长不能在技术层面予以指导,但是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,还是要及时给孩子说一些可以理解的道理。比如说不要害怕比你下棋厉害的人,不要看不起下棋不好的人。胜不骄败不馁这样的道理,都是要不停地说该孩子听,锻炼出一个好的心态。当然,这样的道理,家长自己首先要牢牢记住。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都还不够强,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,慢慢的引导孩子去养成。
下围棋的过程是独特的思维的过程,是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不断转换跳跃的过程。而且,千古无同局,围棋的每一局都是一个新的创造,每一局棋的大多数选点都具有多样性、不确定性、不可预知性。从布局开始,对局者头脑中就会出现一幅自己设计勾画的蓝图,而随着棋局的发展进程,对局者还必须不断地根据棋局的形势变化来重新调整思路,调整构图。
今天,我们参观了盐田,盐田就是今人做盐的地方。到那之后,看见一个个大平方块,里面装满了海水,我们在一旁观看,只见一名工人领着一群孩子穿着胶鞋,手里拿着一个像猪八戒钉耙一样的工具将海水来回的推。导游告诉我们那样是为了让海水快点儿风干。原来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盐,只要将海水晒干,剩下的就会结晶,把这些结晶再经过十几道工序就可以变成我们食用的盐了。工作人员都操作得满头大汗。这次的盐田之行我又增长了见识。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和资源。